本文目录
崇福道院的历史记载上海崇福道院简介崇福道院是什么派传说此院原为三国吴陆逊所建家祠,宋景祐四年(1037年)建,
宋宣和元年徽宗赐额“崇福道院”,主供真武大帝,成为道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焚劫三林
庄,独道院周遭数里未受滋扰,乡民以为神佑,纷纷集资,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重修院宁,按察使奚良辅作记,中谓:“倭人作变,戕豁海民,特兹一力,保障安宁,其明征也。”直到清代,乡人俱认为道院能保佑一方,故奉为“圣堂”。
自重建后,因年久失修,大殿有所破败,邑人曹骧于光绪二十一年邀集城乡人士,集资4000余两银子加以修缮。民国年间又有乡人任兆铨发起重建,将原有的四进三天井,改成三进二天井,主要奉祀真武大帝、三十六天将和十殿阎王,据1993年《新编上海大观》记载,从宋代至清代,崇福道院与浦西的蓬莱道院所形成的宫馆体制,对松江和上海两地的道教发展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上海崇福道院
主奉:真武大帝创立: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上海崇福道院,俗称圣堂,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主要供奉真武大帝。
历史崇福道院相传原是三国时代吴国名将陆逊(183年—245年)为其母所建的家庙,以后改为「陆逊祠堂」;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才改祀真武大帝,建为道观。宣和元年(1119年),赐额「崇福道院」;宣和二年(1120年),赐额「圣堂」。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清代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都曾重建,庙内现存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重修崇福道院碑记》。1987年10月,整修后开放。
上海道教组织上海道教协会上海道教学院宫观黄浦区大境关帝庙白云观保安司徒庙(虹庙)(拟开放)城隍庙长宁区三泾庙闵行区排马庙诸翟关帝庙嘉定区嘉定城隍庙浦东新区一王庙三元宫社庄庙南汇东岳庙航头城隍庙崇福道院陈王庙陈行关帝庙钦赐仰殿龙王庙十泽道院姚家庙祝桥关帝庙金山区施王庙凤仙道院张堰城隍庙(拟开放)廊下城隍庙兴塔双庙松江区天妃宫(拟开放)松江东岳庙青浦区朱家角城隍庙青浦城隍庙施相公庙章堰城隍庙奉贤区上真道院白沙庙千岁庙邬桥城隍庙崇福道院是中国传统道教的一个派别,属于全真派的分支之一。崇福道院是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一处道观,创建于唐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道教全真派第二十三代正一派道场之一。该道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东南第一观”。